10月2日至7日,山西大部地区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强降水天气侵袭。暴雨中,山西古建的安全成了让全国人民揪心的事儿。
“地上文物看山西”,山西是我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,时代序列完整、品类众多、形制齐全,被称为“中国古代建筑宝库”。这次遭遇山西史上最强秋汛,这些古建受损情况如何?抢修情况如何?当地的文物保护资金够用吗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走访晋城等地,探访古建情况。
1700余处文物遇险
雨是从10月2日开始下的。
“哗哗的雨就像从天上倒一样,我在家猫了几天,7号雨暂停后,我出门看到小区的墙体有部分垮塌了。”平遥老乡米海英说,“就停了一会儿功夫,8号大雨又来了。”
让她没想到的是,塌的不仅是自己小区的围墙,还有承载平遥人记忆与情感的平遥古城墙。
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,城区面积2.25平方公里,现保存古城墙6162.68米,街巷199条,明清传统民居3798处,是世界级文化遗产。
10月3日至5日,平遥地区降水量达120毫米。作为大型露天土质文物建筑,古城墙坍塌和滑落的墙体段落共51处,其中内墙夯土坍塌15处。
“古城墙的垮塌让人十分痛心,平遥人对于古城墙的感情都很深,这段古老城墙是这座城市的符号。”平遥县传统建筑技师邵帅说,平遥古城自1977年遭遇强降雨致使古城内涝、部分墙体垮塌后,就没再下过时间这么长、雨量这么大的雨。
作为“中国古代建筑宝库”,山西在这次汛情中,“受伤”的远不止平遥古城。
晋祠多处建筑屋面漏水,奉圣寺大殿西南角挡土墙坍塌;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,山体塌方损坏景区路面;蒙山开化寺遗址出现漏水、坍塌等险情;运城新绛龙兴寺因漏雨,危及塑像安全;吕梁千佛洞石窟万佛殿屋顶塌落漏水,大雄宝殿后墙裂开有继续坍塌风险;吕梁文水县的梵安寺塔念佛堂地基进水……
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数据显示,截至10月11日19时,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现屋顶漏雨、墙体开裂坍塌、地基塌陷及周边护坡、围墙坍塌等险情。经初步评估,受灾害影响文物中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6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,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1处,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803处。
“文物受损较为严重的有晋城市、晋中市、运城市、阳泉市、吕梁市和太原市,约占全省的90%。”山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利用处处长白雪冰表示,目前从文物损伤的情况看,此次受损更为严重的文物多集中在县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,包括大量未登记在册、未定级、散落在偏远村落的传统建筑。“这些数量庞大的传统建筑虽不是国保、省保、市保,但它们同样也是文物,同样承载着历史文化,损失惨重,令人揪心。”白雪冰说。
为山西古建“撑伞”
“山西古建的性格就像山西人,敦厚、木讷,静静矗立,不外显。作为能源大省、国家转型综改示范区,山西从来都是默默付出,服从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局需要。”山西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、应急管理专家米俊教授说。
山西“求救”了,为了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感情的“宝贝疙瘩”,为了风雨飘摇中的古建,山西向全国发出“求救信”。
#风雨中山西古建正受到威胁#、#为山西撑把伞#冲上微博热搜。山西导演贾樟柯在如期举行的平遥国际摄影节上说,山西是文物大省,“村村有古庙,处处有古建”,“一个不起眼的乡村小庙里可能就藏着国宝级的壁画”,“请大家出力相助”。
发声引发了更多关注,各基金会、商会、企业的捐款接踵而至。
10月10日,全国各地博物馆接力发文,携手共“晋”,为山西撑把“风雨无畏”的伞,上海博物馆、成都博物馆、四川博物院、吉林省博物院……来自祖国各地的声音给了三晋人民力量。
山西省文物局发布声明,省文物局抢险修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。一是进行雨季防灾专门部署,要求各地加强日常管理,采用遮盖、临时支护等措施对有险情的建筑排除险情。二是加强应急值守,要求各地做好险情监测,发现险情的要及时处置,确保文物和周边群众安全。同时,对全省文物单位险情情况进行统计。三是组织全省有资质的单位主动介入,进行现场排险,抓紧编制抢险方案。
国家文物局派出专家组实地勘查掌握文物受影响情况,指导文物救灾工作,紧急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,支持山西开展因灾受损文物应急、抢险、修复等,确保文物第一时间得到应急保护。
“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,一旦被损坏,便无法复原。”山西省文物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,“这次洪灾也提醒我们,为文物‘撑伞’,功夫要用在平时。各地要像珍视绿水青山一样,珍视文物古迹。”
应急抢险和常态保护
在古建筑中,山西古建以木结构遗存最负盛名。据统计,山西有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遗存495座,约占全国580座的85%;唐代木结构古建全国仅存4座,全部在山西。
山西古建不仅仅是建筑本身,其上还附着了2.4万平方米的壁画,这些壁画也岌岌可危,有断裂、起甲、空鼓、酥碱等多种病害。
山西古建数量多、价值高、分布广,古建保护任务十分繁重。加上资金、财政、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,大量低等级古建的现状堪忧。目前,山西省每年文物保护资金投入从曾经的每年1000万元增至1.7亿元。这笔资金需要照顾散落在15.67万平方公里上的53875处珍宝(仅不可移动文物),可谓杯水车薪。
山西古建分为国家级、省级保护单位和县级及以下保护单位的文物,两类文物的保护两极分化严重,基层文物保护经费更是捉襟见肘。
“文物就像人一样,要常体检,除了日常养护,发现病痛要及时治疗。”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任毅敏告诉记者,这些都避不开资金和人力问题,“不少村级文物产权模糊,有的没产权,有的是私人产权。至于保护,有些是财政投入,有些是财政和使用人共同投入,还有很多情况是所有者不愿申报、不想掏钱,这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问题。”
在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,山西也在探索文物保护新路径。
2017年,山西省正式启动“文明守望工程”,鼓励引导社会力量通过“文物认养”的方式,参与文物保护利用。在社会力量的介入下,曲沃明代“四牌楼”、夏县清代大张王氏宅院、襄汾县金代观音庙、介休市张壁古堡等一大批文物古建,都迎来了新生,真正让文物“活”了起来。
经过五年探索,已有238处文物得到了认养,吸引社会资金3亿余元。“文明守望”工程的实施,让一些散落于乡野的古建筑得到了有效保护,但这还远远不够。
10月11日,国家文物局召开办公会,专题研究支持山西省因灾受损文物抢险和保护修缮工作,并将在后续文物保护项目和经费上给予山西重点倾斜安排。
这次暴雨给山西带来了很多不可挽回的遗憾,也让山西古建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。愿风雨之后的古建能见到彩虹,也希望山西有更多人力、财力、能力守护好这座“中国古代建筑宝库”。
本报记者 梁 婧 【编辑:田博群】
标签: